社会责任

翁士乔:母猪生产批次化的繁殖效率

更新时间:2020-05-12

一、母猪繁殖高效管理体系


当前养猪业中,猪场年产胎数不达标问题一直受业内高度重视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?翁士乔先生认为其关键环节就是——母猪生产批次化。


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利用生物技术,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并组织批次生产,是一种母猪繁殖的高效管理体系。


母猪生产批次化的要求或成功标准是:

(1)生产均衡,批、年产胎数理论值控制在95~100%;

(2)母猪年更新率控制在35~45%;

(3)仔猪平均日龄差小于1.5天。


一方面,简式母猪生产批次化,后备母猪采用烯丙孕素饲喂法、经产母猪采用统一断奶法,即性周期同步化,二者合批观察发情,配种周期不发情淘汰,其中方式分为3周批和4周批。另一方面,精准母猪生产批次化包括母猪定时输精技术、母猪分娩同步化技术。


精准批次化与简式批次化相比对的提高繁殖效率的优势:

A:解决隐性发情的后备母猪配种问题;

B:解决头胎母猪的隐性发情问题;

C:提高母猪静立发情比例,缩短季节性差距;

D:解决非典型发情母猪的配种问题。


640.jpg


二、技术指标保证批次生产计划性


翁士乔先生在报告中提出,为什么我国实行母猪生产批次化中,后备母猪推迟发情和经产母猪发情率低?随后,他针对地理环境差异、饲料原料质量、饲养管理、免疫应激和母猪群疫病复杂等问题做出相关分析。


1、 国内外地理环境差异明显,国内华南地区热应激强度高,且时间长。

2、 饲料原料质量问题:我国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率高达85%而欧美仅15%,导致后备母猪与头胎母猪对雌激素反应性不足。

3、 免疫应激和母猪群疫病复杂;多种疫苗高强度免疫导致后备母猪应激,蓝耳、伪狂犬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。

4、 饲养管理粗放


批次化生产管理过程中,配种分娩率不能表明猪场的繁殖效率。为了顺利实现批次化,同时保证生产的均衡性,我们需要引入重要技术指标,参繁母猪受胎率、后备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才能做到计划性。


翁士乔先生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对比得出结论:烯丙孕素、卵泡发育同步化技术、定时输精技术对后备母猪利用率、产仔数繁殖效率总利用率、非生产天数、经济效益均有影响。不同批次化生产技术对经产母猪繁殖效率亦有影响,具体表现在受胎率、妊娠率稳定性、年更新率、年产胎数、后备补充数、新增效益数据差异。




三、实现批次化管理,提高繁殖效率


最后,翁士乔先生提到配种分娩率存在的考核管理问题,配种员该如何应对?


他给出繁殖考核指标:

建议后备、经产母猪的非生产天数直接影响饲养成本;

参繁母猪分娩率考虑到后备的情期管理以及经产母猪的妊娠、产房、配种管理;

返情检出率;

批分娩目标达成率体现计划性;

母猪年更新率体现后备补充成本。

合格的考核管理是实现批次化管理和提高繁殖效率的保证!


点此进入视频课程链接